宝玉
@dotey
Prompt Engineer, dedicated to learning and disseminating knowledge about AI, software engineering,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.
五月份发到即刻上的一个随想。 昨天回家路上突然想到一个让Agent自我成长的框架: 大部分工作都能梳理成SOP → SOP变成workflow → workflow打包成tool → tool又能成为新workflow的节点... 受《思考,快与慢》启发,这个框架天然就有两套系统:…
最近我也在思考 Workflow 和 Agent 到底什么关系,我的一个初步想法: Workflow 本质上是工具,只是工具中用到了 AI 能力,所有能被定义成 Work Flow 的就应该能被做成工具。 Agent 更像是 AI,它能主动规划、去调用工具,Workflow 应该是 Agent 的一个可以被调用的工具。 你怎么看?
对Agent感兴趣的朋友建议听一听@ZheqingZhu 这期,把各大Agent的技术架构聊的很清楚,模型能力决定下限,产品能力决定上限。youtube.com/watch?v=3Kygpc…
开放的迷途,与关起门来的神祇 —— 开源的中国 vs 闭源的美国 有些事,总在脑子里盘旋。 就说去年夏天吧,Meta 把 Llama 2 开源协议扔进场子,像一声枪响。Hugging Face 那边,光是中国 IP 的下载量,几周就冲破了 15 万。…
试着以回答一组问题的方式,来阐述对agent/workflow的看法。缘起是这个 x.com/eraera/status/… 问题1.文档的目的是什么。文档是人类的外存,很多文档都有记录当前状态的功能,相当多的文档还包括执行指令,也就是从当前状态迁移到下一个状态的指令。
目标一直都是把人类的一部分工作自动化,自动化的阻力一直都来自缺乏机器可以处理的形态,在不同阶段让机器理解的重点就是:数字化(存储,计算,传播),规范化(互操作),渲染(人机接口)。现在agent/wf也只是适应现阶段计算能力的,进一步帮助机器处理工作
什么是 workflow ? 拿Code Interpreter 场景举例子,不同 agent 各司其职,例如: Code Generator:生成候选代码 Ensemble:整合多路候选 Review:静态审查 Revise:依据反馈重写 Code Test:执行单元测试并返回结果 在工程实践中,我们会排列组合上述agent任务,形成工作流workflow,如以下几种:…
最近我也在思考 Workflow 和 Agent 到底什么关系,我的一个初步想法: Workflow 本质上是工具,只是工具中用到了 AI 能力,所有能被定义成 Work Flow 的就应该能被做成工具。 Agent 更像是 AI,它能主动规划、去调用工具,Workflow 应该是 Agent 的一个可以被调用的工具。 你怎么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