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uo说不啰嗦
@LuoSays
全栈创业者: - http://heyform.net - http://earlybird.im - http://whoa.im 主打陪伴的出海陪跑师:@chuhaiqu 发行了 4 张专辑的 AI 音乐练习生:@LuoSuno
接下来拿出 $1500 的预算,来购买和评测一下推友们做的产品。 要求: - 我是独立开发者,我需要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效率/内容创作/SEO/客户开发,或者任何你认为可以帮到我的产品。 - 希望你的产品形态是完整、不太需要我花费很长时间学习或部署才能使用的。 - 如果是移动应用,希望尽可能是 iOS…
如果你是一位独立开发者,接下来有 1 万美金的营销预算,你会怎么花? 来看好友 Andrea 的观点: - 找一个优秀的写手来创作文案,专注于提高 landing page 转化率,尽管一开始不会有太多的流量,但也应当充分准备,为后续做好铺垫。 - 把大部分钱花在内容营销和与 KOC(微型网红)…
睡前看新闻,说有网友反映,去一个投资大哥的会所喝茶,听说隔壁的设计公司员工天天吃免费榴莲。不打听不知道,原来他们现在在电商平台上买的榴莲,拍照给设计部的人,然后用 ChatGPT 改成烂榴莲的图片,上传平台就能仅退款。 做电商的要小心了,以前仅退款用网图或者 P…



问:老黄的下列发言中,哪些是真话,哪些是假话? A. 我非常想买一台小米汽车,可惜在美国买不到,这是我们的遗憾。 B. 如果有人仔细看过华为手机,就会明白其中蕴含的技术奇迹。 C. 华为芯片在 AI 训练中取代英伟达只是时间问题。 D. 总感觉公司快倒闭了,担任 CEO 没有趣味。
之前跟着 @xDinoDeer 去郑州学习,了解到郑州有一帮非常拼命且有执行力的创业团队。 这两天又偶然学习到"郑州帮"的小红书打法,几乎就是互联网时代的"电子富士康"。 总结下来,核心就三点: - 用人不追求顶尖,60 分够用 - 内容不追求惊艳,及格就行 - 但执行必须 120 分,分毫不差…
一周前,我们@chuhaiqu 时隔一年再次相聚到杭州举办线下见面会,作为主办人和主持人,看到大家的出席率超过100%,看到大家从12:30一直到18:30都不曾离席,看到圈子里越来越多的大人物和新朋友聚集到这里,无比感谢和感慨,愿我们在激烈变革的时代里一起踏浪扬帆出海,明年再见!
据多名网友测试发现,微信安卓安装包代码多处出现侮辱性词汇 fxxk,其中一处甚至还指向了 Xiaomi 公司。 蜜汁操作啊,这位程序员是之前被小米开除了吗,这么大怨念?



自从开始创业之后,多多少少有那么一点 PTSD 。 用户付钱了:我 tm 真是乔布斯转世! 用户取消了:我还是去送外卖吧! 理性知道这很蠢,但感情上就是忍不住。毕竟谁会对自己的心血无动于衷呢? 后来问 AI 给我治好了: - 把数据当体检报告,而不是成绩单 - 每周固定时间看数据,其他时候当鸵鸟 -…
醒来翻聊天记录,看群友在讨论最高效的生产力工具组合。 有说番茄时钟的,有说 to-do list 的,还有说开飞行模式的。 于我而言,最牛逼的生产力工具就是睡觉。 睡够 7 小时,我是永动机; 睡不够 7 小时,我就是条死鱼。
感觉 landing page 来做想法验证已经过时了,今天我偶然看到了更野的验证 idea 的方式: 1. 做个高保真的 app 原型:不用后端不用服务器。 2. 做成 3-4 张吸睛的宣传大图发社交媒体,标题要直戳目标用户痛点。 3. 看评论区。如果有人在问"这是什么App?"或"求链接",恭喜你,挖到金矿了!…
最近研究增长,看到很多人写的增长飞轮框架,觉得很难认同。 增长飞轮的本质应该是人性欲望的放大器。 用户不晒你的产品,不是因为界面不够酷炫; 用户不推荐朋友,不是因为奖励不够多。 你的产品能帮用户装X吗? 你的产品能缓解他们的焦虑吗? 你的产品能成为他们的社交货币吗?…
懂产品的创业者很多,但能讲清楚的,少之又少。 我听很多创业者上播客,讲得天花乱坠: “AI”“反馈闭环”“创始人教练”…… 听起来高大上,底下评论全在吐槽:“他到底在说啥?” 以前我以为,问题是文案没写好。 结果最近要准备融资,每天自己在练习表达,才发现问题根本不是怎么讲,而是没想清楚:…